豌豆象的出现
豌豆象呈长圆形,黑色,体长45毫米,宽2.62.8毫米。触角基部有4节,前、中足胫骨、跗节呈棕色或浅棕色;头部有斑点,背部浅棕色。头发;前胸背板较宽,有密集的点,背面有黑、灰白色毛,后缘中叶有三角形毛斑,前端狭窄,两侧中前部有一颗向后指向的犬齿;小盾片接近方形,后缘凹入,被白毛;鞘翅有10条垂直条纹,上面覆盖着棕色毛,基部混有白色毛,从中间向外缘有一条白色毛斜条纹。
生活习惯:
一年发生一代,成虫在储藏室裂缝、田间遗骸、树皮裂缝、松散土壤、包装物中越冬。第二年春天,它们飞到春豌豆田觅食、交配和产卵。成虫需要以豌豆花蜜、花粉、花瓣或叶子为食6-14天,补充营养后才开始交配产卵。卵通常松散地产在豌豆荚的两侧,大部分在植物中部的豆子上。每只雌性可产卵700-1,000 个。产蛋高峰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。卵期持续7-9天。
豌豆象长啥样?
豌豆象:鞘翅目总科豆科的俗名。约有1,0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。中国有40余种。体呈椭圆形,小型至中型,也有少数种类较大。复眼很大,前缘强烈凹入。触角有11 节,呈锯齿状和板状。鞘翅毛为白色或棕色,常有条纹,末端截短。幼虫经历变态。第一龄有长腿和带齿的胸板。一次蜕皮后,部分或全部足消失,形成不太活跃的蠕虫型幼虫。
长椭圆形,黑色,体长4-5毫米,宽2.6-2.8毫米;触角基部有4节,前、中胫节和跗节呈棕色或浅棕色;头部有斑点,背部有浅棕色毛;正面胸背板宽阔,密布点状,布满黑色和灰白色的毛。后缘中叶有三角形毛斑。前端较窄,两侧中部前部各有1个指向后方的尖牙。盾片近方形,背面边缘凹,覆有白色绒毛;鞘翅有10条垂直条纹,上面覆盖着棕色毛,基部有白色毛。从中间到外缘有一条白毛的斜条纹,然后在鞘翅缝合线附近有一排间隔的线。白发斑;臀板布满黑褐色毛,后缘两侧及末端中部各有4个黑色斑点。后缘斑点常被鞘翅覆盖;后肢节近端外缘有一明显斑点。长而尖的牙齿。
男性中足胫骨末端有一个尖端
豌豆象有什么特色菜?
豌豆象:形态特征
1.成虫黑色,长椭圆形,长4-5毫米,宽2.6-2.8毫米,头部有斑点,背部有浅棕色毛,触角基部4节,胫节和跗节前、中足棕色或浅棕色,前后较宽,有密集的斑点,被灰白色和黑色的毛。
后缘中叶有三角形毛斑,中前两侧各有一颗向后指向的犬齿。前端狭长,盾板近方形,后缘内凹,覆有白色绒毛。雄性中腿胫骨末端有一颗牙齿。尖峰,雌性没有。
2、豌豆象甲的卵呈橙红色,较细的一端有两条长约0.5毫米的细丝。
3、豌豆象甲幼虫体乳白色,头部黑色,胸瓣呈圆形,位于胸廓前缘。胸部已经退化成小突起,没有活动能力。一龄幼虫略呈银鱼状,前胸背板上有刺。三对胸廓短而无爪。老熟幼虫长5-6毫米,稍弯曲成C形,短,肥大,有皱纹。
4、豌豆象的蛹初为乳白色,后头部、后胸中部、中胸、胸部和翅膀变成浅棕色。腹部近端略黄棕色。鞘翅有5个深褐色斑点。板侧缘中央前方有一稍向后延伸的齿状突起。
豌豆象的生活习性:
1.豌豆象甲每年繁殖一次。成虫在储藏室的裂缝、树皮裂缝、田野残留物、松散的土壤和包装中越冬。第二年春天,它们飞到春豌豆田觅食、交配、产卵。成虫需要以豌豆花粉、花蜜、叶子、花瓣为食,补充营养6-14天后才开始交配产卵。
2、卵一般松散产于豌豆植株两侧,多产于植株中部的豌豆植株上。每只雌性可产卵700-1,000 个。产蛋高峰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,产卵期7-9天。幼虫孵化后即可吃豆类。幼虫期约37天。
成熟后,它们会在豆子内化蛹。化蛹高峰期为7月上旬至中旬,蛹期持续8-9天。这个阶段收获的豌豆就可以入库了。成虫羽化后会等待数天。体壁变硬后,从豆荚中钻出,飞到越冬的地方,或在豆荚中越冬而不挖出。
3、成虫寿命可达330天左右。飞行能力强,可达3-7公里。晴天下午最为活跃。豌豆象发育的有效积温为360,发育起始温度为10。
蟋蟀的外观特征
日本蟋蟀全身有坚硬的甲壳,背部呈灰绿色或棕红色。头胸部宽,背甲略呈扇形,长约6厘米,宽约9厘米。前额边缘有6个明显的犬齿;正面边缘也有6个宽锯齿,额头两侧有一对短柄的眼睛,可以活动。
(图片来源互联网,侵删)
口器由3对颌和足组成,前端有大小触角2对。
胸肢有5对,第一对是有力的螯肢,第二至第四对长而扁平。
末端爪呈爪状,适合爬行,最后一对扁平而宽,末端节片状,适合游泳。
腹部退化,折叠于头胸部下方,无尾节及尾肢。雌性腹部呈圆形,雄性腹部呈三角形。腹部四肢退化,隐藏于腹部内侧。雌性有4对来抱卵;雄性只有2个,并且被专门用作交配装置。
它生活在浅海中,喜欢生活在砾石下或海滩的缝隙中。
常捕食小鱼、虾和小贝类,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和藻类。
分布于我国沿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