煮粽子需要耐心和时间:几个小时才能煮熟
端午节,又称“重阳节”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。屈原有一段曲折的人生经历,当他的故乡被外敌攻占时,他尽管感到痛苦和无奈,却并没有失去勇气和信念,而是选择了投身江中,自尽身亡。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英勇与高尚品德,于五月初五这个日子,纷纷涌向江边,跳舞、放龙舟和端黄酒,还有制作粽子。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个有趣的传统。
(图片来源互联网,侵删)
捏出几个粽子在手中:原材料、口味和包法在热气腾腾的端午节,煮粽子是必须得玩义式。要想得到美味的粽子,首先需要准备原材料。中国南北各有不同的制作方式,但是主要材料还是糯米、猪肉、五香粉、油,有些还会加入咸蛋黄、莲蓉和香菇等。此外,粽子的口味也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的。
包法和东西放法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有所变化,但基本操作过程类似。首先将一整块的棕叶(或者用竹叶)放在手心上,并把粽子的料铺在叶子上,一面上、两面和中间都放,包完后就是互相粘着的。包后再用棕叶捆绑成一颗三角形或方形,放入锅中煮熟就行了。
粽子煮制需要耐心和细心有一句话托特人们很舒服,那就是“粽子要煮三个小时,煮熟便宜,味道好”。而实际上,在百忙之中,要搬出时间,耐心地煮粽子还是一件重要和有趣的事情。像这样的事情也恰恰是端午习俗的魅力所在。
煮粽子时比较讲究耐心和妙手,因为火候和水温都需要非常精准。煮完后还要把粽子从锅里翻起,用勺子把锅边的的卤汁一点一点地盛倒到粽叶上,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会更浓郁且美味。当然,端午煮粽子的习俗也给予了家庭的聚会以及和邻居互送美食的机会。
品尝粽子的多彩风味粽子的口味千千万万,也是各地习俗和文化的延伸。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口味与妙处。广式粽子是用金华火腿、鲍汁、花菇等多种食材蒸出来的薄壳糯米饭。北方的粽子口味则以五香肉、豆沙等为主,并且这些粽子大多是用棉线缝合整个棕叶而成,口感不是那么的甜蜜和柔韧,但依然有着它品尝的魅力和美味。
不同口味的粽子还是各地不同口味的,近年来,口味方面还出现了不少的时尚新潮,比如现在的奶油糯米粽、泡菜糯米粽以及咖喱肉粽等等。
结语粽子不难做,但需要一点点细心、耐心和时光。而你又尝试过别墅的粽子口味吗?说不定,让你大吃一惊辣!所以在这个端午节,除了了解粽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煮制的方法,还可以尝试学习其口感和习俗方面,并且找到属于自己的粽子口味。当然,当你嚼着一口口美味的糯米粽子时,有那么一瞬间或许可以感受到屈原的英勇和传统文化价值的独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