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胡胜湿汤与羌活胜湿汤
A
[解答 ] 邪壅经络型痉证症见头痛,项背强直,恶寒发热,无汗或汗出。治法应 祛风散寒,燥湿和营;方用羌活胜湿汤。
B解析:九味羌活汤的功用是发汗祛湿,兼清里热 。羌活胜湿汤的功用是祛风、胜湿、止痛。独活寄生汤的功用是祛风湿,止痹痛,益肝肾,补气血。九味羌活汤和羌活胜湿汤均可祛风胜湿、治头身痛。羌活胜湿汤和独活寄生汤均可祛风胜湿止痛。
C解析: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羌独芎,甘蔓藁本与防风,湿气在表头腰重,发汗升阳有奇功。
D解析:羌活胜湿汤的功用是祛风、胜湿、止痛,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。独活寄生汤的功用是祛风湿,止痹痛,益肝肾,补气血,主治痹证日久、肝肾两虚、气血不足证。羌活胜湿汤和独活寄生汤均可祛风胜湿止痛。
羌活渗湿汤简介
目录 1 拼音 2 《证治宝鉴》卷十二 2.1 方名 2.2 组成 2.3 主治 附: 1 古籍中的羌活渗湿汤 1 拼音 qiāng huó shèn shī tāng
2 《证治宝鉴》卷十二 2.1 方名 羌活渗湿汤
2.2 组成 白芍、当归、白术、甘草、防风、槟榔、牛膝、茯苓、苍术、龙胆草、泽泻、黄柏、青皮、防己、木瓜。
2.3 主治 湿郁成热,致发黄寒热,呕吐作渴,溺涩食少,不能安卧者。
古籍中的羌活渗湿汤 《类证治裁》:[卷之八产后论治]产后脉案 重著,殆伤湿之见症也。开发腠理,逐去湿邪。宜羌活渗湿汤加陈皮、半夏、防己、茯苓皮。一啜湿从汗解,身...
《时病论》:[卷之五]临证治案 也。思先哲有风能胜湿之论,宜以辛温散邪,遂以羌活渗湿汤加草果、浓朴为治,先服二剂小效,继服二剂全瘥...
《景岳全书》:[卷之三十一贯集·杂证谟湿证]论外备用方 三六风湿)参附渗湿汤(热一二二寒湿痹)胃苓汤(和百九十)活络饮(和二七七风湿痛)羌活胜湿汤(和一七...
《景岳全书》:[卷之二十五心集·杂证谟腰痛]腰痛论列方 八二)肾著汤(热一二九)羌活胜湿汤(和一七八)渗湿汤(和一七四)一柴胡饮(新散一)独活寄生汤(和二...
《张氏医通》:[卷九杂门]身重(解)<\p>
《风湿病》有什么药或什么方子祛风湿啊?
(图片来源互联网,侵删)
羌活胜湿汤、乌头汤、独活寄生汤
我曾用“吊肝棵”熬水敷患处治过这样的患者。
用生川乌,生草乌,生浙贝,各15g艾叶50g熬水洗患处,每天一次,有祛风除湿,舒筋活血,能除筋骨间寒湿。内服**片,一日三次,每次二片,三天就能消肿止痛。
撞墙
一,风湿头痛的中医治疗
风湿头痛时头象衣服包裹一般,昏胀沉重,身重倦怠,胸闷纳呆,大便溏薄;苔白腻,脉濡。
治法:祛风胜湿,散寒通络止痛。
方药:羌活胜湿汤。
羌活15克,独活12克,白术10克,菊花10克,枳壳10克,川芎18克,白芷10克,防风10克,前胡10克,桔梗10克,薄荷6克,荆芥10克,柴胡10克,甘草6克。纳呆胸闷者,加厚朴10克,陈皮6克;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0克。
针灸:穴取风池、头维、通天、合谷、三阳,针用泻法。如前头痛加上星、阳白;头顶痛加百会、前顶;后头痛加天柱、后顶;侧头痛加率谷、太阳。
推拿:患者坐位,医者以双手施用提拿肩井法,点按大椎、风府。仰卧位,施用鸳鸯理额法,点按头维,提拿足三阴,最后点按阴陵泉、三阴交、丰隆。
二,风湿头痛的食疗
风湿头痛(头痛如裹布,肢体乏力,食少胸闷,恶心欲吐)
食疗原则:疏风胜湿。
药粥食谱:
苍耳子粥(苍耳子10克、粳米100克):苍耳子捣烂,水适量绞取汁,加人粳米煮粥,空腹食。不宜与猪、牛肉同食。
藿香荷叶粥(藿香15克、荷叶 30~50克、白芷5克、粳米100克、冰糖适星):荷叶洗净,与藿香、白芷共煎取汁,粳米同煮为粥。调入冰糖,温服,一天两次。
饮食且忌:忌食多油粘腻之物
三,风湿头痛针灸治疗
治拟祛风化湿、通络止痛。穴取风池、印堂、阴陵泉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。头痛昏蒙时可加头维、通天、三阳络。
印堂应用提捏进针法,持1寸毫针向下平刺0.3~0.5寸,阴陵泉可直刺0.5~1寸,足三里直刺1~2寸,三阴交直刺0.5~1寸。手法宜泻法,留针20分钟,每日1次,10次为1疗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