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分享 正文

陈皮是什么果子的皮(陈皮到底是什么?)

扫码手机浏览

陈皮是什么果子的皮做成的 陈皮的简介

辣木籽

1、陈皮又名橘皮,是成熟的橘子取其皮晒干或低温干燥,再经加料、浸泡、干燥、加甘草粉制作成的成品,味道略苦及带有一点辛味。表面通常是橙红色或者是红棕色,还带有小细纹、凹下的小点点,里面是带有经络网状、粗糙的浅黄色,摸起来还比较硬。

2、药材分为“陈皮”和“广陈皮”。

3、陈皮:常剥成数瓣,基部相连,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,厚1~4mm。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,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;内表面浅黄白色,粗糙,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。质稍硬而脆。气香,味辛、苦。

(图片来源互联网,侵删)

4、广陈皮:常3瓣相连,形状整齐,厚度均匀,约1mm,点状油室较大,对光照视,透明清晰。质较柔软。

陈皮是什么果子皮?

陈皮是水果橘子的果皮晒干制成的。陈皮又名橘皮,是成熟的橘子取其皮晒干或低温干燥,再经加料、浸泡、干燥、加甘草粉制作成的成品,味道略苦及带有一点辛味。表面通常是橙红色或者是红棕色,还带有小细纹、凹下的小点点,里面是带有经络网状、粗糙的浅黄色,摸起来还比较硬。

陈皮亦称橘皮,红皮,新会皮,广橘皮等。是橘子成熟后剥下的果皮。经自然晒干或烘干后为成品。之所以称为“陈皮”,以其时间越久,年代越长品质越优。

陈皮,又称橘皮,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成熟果实的果皮,主要产自于广东、福建、四川、江浙等地。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,干燥后生用。因为入药以陈久者为最佳,故称之为陈皮,又因陈皮的道地产区为广东新会,故又有新会皮之称。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我们平时吃的橘子的皮晾晒后就是中药的陈皮,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。

陈皮是什么果子的皮?

陈皮是柑果类的果皮晒干制成的皮, 比如橙子、柑、橘子、桔子等。

陈皮质稍硬而脆,常剥成数瓣,基部相连,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,厚1~4mm; 广陈皮质较柔软,常3瓣相连,形状整齐,厚度均匀,约1mm,点状油室较大,对光照视,透明清晰。 另外,陈皮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中药材,中医认为陈皮味苦性温,具有可以理气疏肝,燥湿健脾,疏理脾胃气滞,化痰湿的作用。

相关配伍

1、与苍术、厚朴等同用,用于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者,脘腹胀痛、恶心呕吐、泄泻。

2、与山楂、神曲等同用,用于食积气滞,脘腹胀痛者。

3、与枳实、生姜等同用,用于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者。<\p>

陈皮到底是什么?

就是橘子皮 故名才叫陈皮 它有多种代称

就是橘子皮 故名才叫陈皮 它有多种代称

是你的脸皮

陈皮是陈年的果皮,要求质薄、味香、年代久才好,所以桔皮比橙皮好,特别是广东新会桔皮,近日价格急升。

就是橘皮晒干了

陈皮 就是 橘子皮,,中药里面 以陈者为佳,,故曰 陈皮。。

本品为芸香科植物

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

成熟果皮

。药材分为“陈皮”和“广陈皮”。采摘成熟果实,剥取果皮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陈皮不怕陈,隔年的更好。

陈皮是晒干的橘子皮。

性 味:味苦、辛,性温。

功 效: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主 治:用于脘腹胀满,食少吐泻,咳嗽痰多。所谓陈皮,又叫做橘皮、贵老、红皮、黄橘皮、广橘皮、新会皮、柑皮、广陈皮。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,每至10至12月果橘实成熟时,摘下果实,剥取果皮,阴干或通风干燥。果皮以陈者良,故名。陈皮味辛苦、性温,具有温胃散寒、理气健脾的功效,适合胃部胀满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。食用: 1、 陈皮泡茶饮,每次2到3g即可。适宜脾胃气滞、脘腹胀满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咳嗽多痰之人食用;也适宜预防高血压、心肌梗死、脂肪肝之人、急性乳腺炎者食用。但是,陈皮也并非人人可以随意拿来泡水饮用的,陈皮性温、辛、苦,有发热、口干、便秘、尿黄等症状者,是不宜饮用陈皮水的。陈皮可做成药膳茶,如(1)降脂茶:取陈皮五钱、山楂三钱、甘草一钱、丹参二钱,以1500㏄煮沸,小火再煮20分钟,过滤即可,主要有降低胆固醇及血脂肪之作用,适宜体质壮实之高血脂病患,经常腹泻或消化性溃疡者不宜。(2)麦芽茶:麦芽五钱、谷芽三钱、陈皮三钱、神曲二钱、甘草一钱或冰糖少许,以1000㏄煮沸,小火再煮15分钟,过滤即可开胃健脾,促进消化。

  2、 做成陈皮粥,如取陈皮10克(鲜者加倍),大米100克。将陈皮择净,切丝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,或将陈皮研末,每回取3~5克,调入已沸的稀粥中,同煮为粥服食,每曰1剂,连续3~5天。可和胃理气,化痰止咳。适用于脾胃亏虚,脘腹胀满,肋胁疼疼。暖气频作,食欲不振,纳差食少。恶心呕吐,咳嗽痰多。除此之外,还可以在粥中加入其他材料,做成具有不同效用的粥,比如说:陈皮茯苓粥、黄花陈皮粥、陈皮花生粥、陈皮海带粥、陈皮瘦肉粥等等,既美味又健康养生。

  3、 陈皮可加入保健食品中,制成口服液、片剂等。

 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陈皮苦燥性温,易伤津助热,服用不当或者过量,容易“上火”。所以,气虚体燥、阴虚燥咳、吐血及内有实热者慎服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