涠洲八碗红烧丸子
文/糜芳
那是初夏的中午,天气还不算太热。放学回来,我推开了院门。院子里的葡萄架已经绿了绿叶。
那盘嫩绿的葡萄芥末沙拉,对于学了很久的我来说,这红白绿简直就是世间最好的味道,扔掉书包,像暴风雨一样享受这久违的美味。
我一直住在这个大院子里。院子的主人是一对没有孩子的老夫妇。老人是一名厨师。他擅长烹饪和面条规划。他摆过小吃摊,在餐馆当过厨师,后又受聘到虎头煤矿当厨师。每当我放假回家,我总会给我做几道美味佳肴,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红烧肉丸。
腌菜、黄糕、菠菜、豆腐。每逢重大节日和重要场合,中国人历来用宴会来表达对宾客的喜悦和重视。对于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来说,表达这样的感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吃一顿完整的涠洲八碗座。
涠洲八碗以猪肉为主料。苏东坡被贬黄州时,用猪肉创制了自己的美食“东坡肉”,并在《猪肉颂》中记载:“黄州的好猪肉,贱如粪土,富人不吃,穷人不吃。” ”当时的黄州人不知道怎么吃猪肉,但对于大多数北方人来说,吃猪肉是农耕文化的特色之一。清代袁枚在《随园食单》中说:“猪用得最多,堪称多数之首。夷古人有抱猪赐食之礼。特殊的”特殊动物列表”。”意思是猪肉是最多才多艺的,可以称得上是各种食材之首,所以古人就有用猪或者猪肉制品送礼的习惯,所以写了一章“特殊动物清单”来描述猪肉的各种方法。
八碗魏洲,把猪肉发挥到了极致。放在桌上,丝状的就是杂烩,圆状的就是丸子,粗状的就是酥肉,片状的就是水煮肉。丸子有红烧、蒸、虎皮三种。用不同的刀具和烹饪方法,将一种食材做成不同的花样和口味,可以说这是食材匮乏的表现,但这并不是涠洲人聪明的表现!
一个卤肉丸,从选料到刀法、配料、煎、蒸、酱,包罗万象。老者没有读过《随园食单》,但他却掌握了袁枚记载的精髓,所谓:无筋无节,切得很细,肥瘦各半,与芡实混合均匀。在一切都是手工完成的年代,无论摆多少张桌子,整块猪肉就像一块肉,每一块肉都得用在他的手里。做丸子的肉需要一半肥一半肥,而且只能剁碎。虽然很薄,但它不是今天绞肉机打出来的肉泥。两者的味道完全不同。就连调料都是手工制作的!将整个花椒和八角放入盐碗中细细磨成粉末,调料的量要恰到好处,不要太多,盖过肉的香味,又要充分渗透到肉的丝丝里。然后加入芡实粉,将鸡蛋搅拌均匀,准备工作就完成了。
除了炸丸子,还有炸土豆块。土豆、白菜、萝卜是八碗里的蔬菜食材。都是土生土长的地方菜,都是肉的垫底。这是涠洲八碗的另一个特点:每一碗都是荤素搭配。红烧肉丸配上炸土豆。
上锅蒸之前,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放碗。每个碗都要整齐地排列成底部的球状和顶部的土豆,然后在锅中蒸一会儿。蒸汽可以去除炸好的肉丸和土豆中多余的油,但蒸的火候非常重要。如果蒸的时间太长,就会变软,失去油炸的香味。因此,可以说,蒸的过程就像表面的水一样。点击到最后。
扣碗是一门技术。将另一个碗放在蒸好的肉丸上面,然后用双手握住两个碗,上下翻转,不偏不倚。多于。小时候,我总想,为什么老人的手不怕烫呢?后来我才渐渐明白,生活磨练出来的劳动之手是灵巧而有力的。
榨汁是最后一道工序,这是涠洲八碗的另一特色:每一碗里的肉和蔬菜通过炖汤自然融合,动物蛋白和植物纤维有机结合,让肉质更加鲜美。将蔬菜的香气浸入蔬菜的茎叶中,利用植物的清香去除肉质的油腻。可谓是珠联璧合,相得益彰。据说汤是用鸡汤的,但当时一年不能吃一次鸡肉,老人只能用一点芡实粉和一些酱油、味精来熬。我觉得肉味就够了,还要什么鸡汤?
至此,一个色泽红亮、味道鲜咸、汁液丰富的红烧肉丸就完成了。肉丸外酥里嫩,土豆又密又软,还能说什么?我们做饭吧!
这些只是我记忆中老厨师的一些做法。当时我只是匆匆跑到厨房,想着什么时候做饭,而我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些表面现象。至于涠洲八碗的真正做法,我就不知道了。我明白了,我也没有想过要向他学习一些东西。我一直以为我会永远吃到这么美味的肉丸。
其实,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味。烟花的世界里,最美的味道是用情感烤出来的。成分不一定是特殊的,但不能复制。比如,一个在外的游子有一天突然尝到了记忆中的味道,他的味蕾和心灵都被唤醒了。他想起了一个离开已久的地方,一个人,一道菜,让他终生难忘。像我自己一样,每当吃到涠洲八碗红烧肉丸时,我就会突然想起一颗葡萄,香气四溢,想起一位孤独死去的厨师。自知之明。
糜芳在蔚县教育体育局工作。简单的生活,用心的领悟,与书的陪伴,简单而谦虚。